为扎实推进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深化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的深度融合,打造“匠星‘滁’彩,‘职’在滁州”“大思政课”教育品牌,11月1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25级机械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建筑装饰工程、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赴全椒县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的“车间里的思政课”。师生们先后走进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科昌机械制造公司及富达集团,在生产一线锤炼思想认识,在专业实践中夯实技能基础。

上午,师生团队抵达首站——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受到企业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在工作人员的专业讲解与引导下,学生们有序进入生产车间,近距离观察先进机械设备,细致观摩企业员工标准化的生产操作与全流程作业,直观感受现代化制造业的严谨与高效。据悉,该企业已与万象城官网在编程教学、工艺革新等领域建立多项合作,为本次实践活动提供了优质资源支撑。

随后,师生一行前往滁州市应用技术学校,聆听专题思政讲座。本次讲座由安徽省技术能手、安徽省电工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全柴动力设备能源部副经理、1992年毕业于滁州技工学校的校友沈家文主讲,主题为“匠星‘滁’彩,‘职’在滁州——车间里的思政课”。沈家文结合自身三十余年的从业经历,从“何为工匠精神”“为何呼唤工匠精神”“如何培育工匠精神”三个维度展开分享,他强调:“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极致的执着、专业专注的坚守,要一生深耕一事,珍视长远声誉,不图眼前小利。”其“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匠人情怀深深感染了在场每一位学生,让大家对职业精神与人生追求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下午,师生们继续前往安徽科昌机械制造公司与富达集团。在企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们依次参观了家用电器产品展示区、智能化生产车间及企业党建荣誉展示中心。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家用电器的核心生产工艺、行业发展前景及国内外销售布局,学生们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主动围绕“企业主营产品”“生产技术原理”等问题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现场互动氛围热烈。企业负责人结合当前行业发展现状,鼓励同学们立足专业领域、勇于实践探索,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能力,为推动节能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助力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车间里的思政课”创新地将课堂搬到生产一线,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初心使命,在观摩中传承工匠精神。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对接产业需求的技术能力,更筑牢了他们服务社会发展的责任意识,为学校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搭建了坚实的实践桥梁,也为区域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鲜活的青春动能。
供稿:王小冉
初审:付金凤
复审:张家莉
终审:孔 金